试点7年,跨境支付业务资质终于由试点制迈入许可制。
3家试点支付机构相关人士向上证报透露,近期拿到监管部门批复开展跨境支付业务的许可文件。与此前试点相比,正式许可明确了业务执行范围、5年须重新审核等问题。
快速扩容的跨境电商消费市场,催生出不少针对跨境出口电商收款的非持牌支付企业;同时,这个市场也成为不少支付机构的重点布局领域。从试点制到许可制,标志着跨境支付领域将进入严监管时代。
正式许可近期已启动
对于刚刚下发的跨境支付业务许可,有人将其理解为跨境支付(特指外汇)正式牌照,但业内人士对此看法不一。
一家中型支付机构人士认为,从来没有“牌照”一说,就是经营业务许可的续展。“30家机构里没有新面孔,但是有不让续展的。可能是因为有些公司没有相关业务,或者业务开展不规范,就没有得到许可批复。”他说。
另一家在沪支付机构认为,相较试点业务许可,这就是一份正式业务许可文件。该公司拿到文件后,正在筹备跨境支付业务。正式许可文件中明确了可开展的业务范围、每5年须重新审核登记一次等内容。
这符合去年4月外管局下发《支付机构外汇业务管理办法》(“13号文”)的内容。根据“13号文”,支付机构可向外管局及分局申请办理名录登记,并向获准登记的支付机构出具正式书面文件,登记有效期为5年。
文件还明确了支付机构可为境内个人办理跨境购物、留学、旅游等项下外汇业务。上述人士表示,“13号文”下发就是帮助跨境支付业务从试点平稳过渡到正式阶段。
多方竞逐 监管趋严
一家华东区跨境支付试点企业的高管告诉上证报,此前,涉足跨境电商收款业务的企业有两种:一种是获得跨境外汇支付试点批复的境内支付机构,其本身拥有跨境外汇支付的资质;另一种则是持有境外牌照在境内并未获得跨境外汇支付试点批复的支付企业,这类型企业是以境外持牌机构的身份和境内有跨境支付资质的企业进行合作,为中国跨境电商卖家提供跨境支付服务。
在另一家沪上支付机构人士看来,“跨境这块的‘红线’是贸易真实性问题,也就是反洗钱问题。只要不触碰‘红线’,很多非试点公司还是可以从事跨境支付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已经孕育出一批业务体量较大的跨境支付机构,如连连支付、PingPong等。尤其为中国跨境电商提供海外收款服务的PingPong,凭借1%的手续费,迅速在市场崛起,而它尚未获得国内相关业务许可。
有业内人士用“无证驾驶”形容这些非试点市场主体。随着跨境支付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容,该领域迎来逐步趋严的监管,近年来人民银行和外汇局开出的支付机构罚单中,因跨境业务中的风控漏洞而被罚的机构不在少数,甚至还有机构被中止跨境外汇付款业务试点资格。
原标题:由试点制迈入许可制 跨境支付监管趋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gposj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