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POS机办理】“热带雨林”式营商环境助企业加速腾飞,越来越多华侨华人扎根武汉创新创业

武汉POS机办理整理编辑: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每次和海外同乡交流时,我都会现身说法给武汉‘拉票’,推介这座城市的环境和机遇。”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陈莉莉说。
  “武汉营造的‘热带雨林式’创新创业环境,让我们享受到了阳光雨露。”风脉能源(武汉)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叶毅说。
  陈莉莉和叶毅有着不同的专业领域、不同的人生际遇,但他们有着共同的身份——归国华侨华人。近年来,越来越多华侨华人选择武汉作为他们创新创业、追梦圆梦的起点。

“热带雨林”式营商环境助企业加速腾飞,越来越多华侨华人扎根武汉创新创业

  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聚精会神检查化学发光试剂条外观。 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热带雨林式”创新环境,培育出行业“领头羊”
  “在武汉播撒梦想的种子,一定会收获丰硕果实”
  “政府有政策,金融机构有担当。当时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银行网点还没对外营业,华夏银行金融港支行专门为公司开门,加急办理贷款审批业务,不到一个月就成功放款,给企业雪中送炭。”讲到这段经历,叶毅充满感动。
  叶毅介绍,去年上半年,在疫后重振的关键时期,风脉能源在复工的第一周就获批支持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的1000万元纾困贷款,随后又成功获批第二笔1000万元纾困贷款。
  2009年,从事新能源技术分析的叶毅从美国回到武汉,带领团队创办风脉能源(武汉)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以“零费用”“零首付”的形式在东湖高新区成功注册,成为武汉市首家同时享受“双零”优惠政策的公司。
  “武汉营造的‘热带雨林式’创新创业环境,尤其是光谷对初创型企业提供的全方位生态体系、多层次服务体系,让我们享受到了阳光雨露。”叶毅表示,作为海归创业者,当时以低成本创业落户光谷,享受到省市区各类科技配套政策和人才项目资金的支持,增强了企业初创期的自我造血功能。
  历经十多年的发展,企业获得百倍的成长。公司规模从初创期的8人,壮大到现在拥有300多名员工;营业规模从年收入百万元,扩大到每年数亿元。如今,企业成长为国内一流的新能源资产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是行业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服务管理超1000万千瓦新能源电站,已入选省市上市“金种子”企业,正在为登陆资本市场做准备。
  “我当时很震惊,武汉是真的用真金白银在支持人才、支持好项目。”作为回汉创新创业的海外代表之一,美国华盛顿美中创新创业联盟理事长、武汉德诺美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启裕仍然对十年前的经历记忆犹新。

“热带雨林”式营商环境助企业加速腾飞,越来越多华侨华人扎根武汉创新创业

  武汉德诺美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启裕。长江日报记者史伟 摄
  2011年7月,在武汉市的政策和资金牵引下,邱启裕从美国回汉,带领研发团队及相关项目落户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光谷生物城创新园区。
  而在此之前,回乡探亲的他就接到东湖高新区人才办的邀请。邱启裕回忆,当时年轻的工作人员主动联系他,给他介绍“人才特区”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政策。“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激情和活力,加上我本身就是武汉人的家乡情结,我毅然留了下来。”
  邱启裕感慨,“我相信,在武汉这片沃土上播撒梦想的种子,一定会收获丰硕果实。”
  海外“推荐官”回汉创业成“招才大使”
  “有家乡政府好的政策‘撑腰’,我们更有意愿去牵线搭桥”
  “我在武汉创业多年,和这座城市感情很深。武汉好,侨企才会更好。”湖北省侨商协会会长、美国加州湖北同乡总会会长、伟鹏集团董事长喻鹏以“参与者”到“组织者”的角色变化,见证了“以侨引外”的效应。

“热带雨林”式营商环境助企业加速腾飞,越来越多华侨华人扎根武汉创新创业

  湖北省侨商协会会长、美国加州湖北同乡总会会长、伟鹏集团董事长喻鹏
  2015年,身在美国加州的喻鹏受到省侨办邀约,参与组织华创会海外专场活动。“那是我第一次听说华创会,主要是对外展示武汉、推介武汉。作为家乡人,我义不容辞要当这个‘推荐官’。”他介绍,海外专场的平台吸引了300多名海外华侨华人参会。
  “初战告捷”的喻鹏跃跃欲试。2016年,他响应武汉“创谷计划”,将事业重心迁回武汉。“‘创’的核心是创新还有创业,这和我选择回汉的目的不谋而合。”喻鹏当时看中的,还有政府提供的工商、财务、税务等“保姆式”的企业服务,全方位的资金支持,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便捷宜居的生活服务,以及提供户籍落户、人才优惠政策申请等服务。
  没有了“后顾之忧”的喻鹏借鉴硅谷“产城人”融合的运营模式,把“硅谷小镇”“搬”到了光谷。这里有一批科技创新企业,也有新兴科技孵化、高端服务业的平台,未来将形成包括硅谷百年史博物馆、五星级酒店在内的产城高度融合发展的硅谷小镇·科技园。“尽管硅谷不可复制,但我们要寻找硅谷成功的路径,让它在这里生根,种下希望。”喻鹏保持一年七八次的频率往返于武汉和海外,“现在有些项目已能同步在硅谷和光谷路演,实现技术的同频共振。”
  作为武汉市首批“招才大使”“光谷招商大使”,为武汉招商揽才,喻鹏从自发行为变为沉甸甸责任。“以前在海外引才,多是老乡搭白相帮,靠的是声望,而如今有家乡政府好的政策‘撑腰’,我们更有意愿去牵线搭桥。”去年,喻鹏8天内在广东、上海等5省市奔走,向侨资企业发出邀约,只为武汉“引凤”,“武汉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吸引海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来汉发展,正当其时。”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保驾护航”
  “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一下子点燃了我的热情”
  投资项目、企业纷纷布局武汉,“每次和海外同乡交流时,我会现身说法给武汉‘拉票’,推介这座城市的环境和机遇。”作为华创会的“常客”,东湖高新区侨联副主席、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陈莉莉,对于武汉有着别样情怀。

“热带雨林”式营商环境助企业加速腾飞,越来越多华侨华人扎根武汉创新创业

  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陈莉莉
  2006年,一个偶然的机缘,陈莉莉在德国留学期间参加了第一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创新大赛。在这次大赛上,她了解到武汉留学生创业园对海归人才的扶持政策,“引资引智和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一下子点燃了我的热情。”
  回国后,陈莉莉和合伙人王颖博士深耕POCT(即时诊断)领域,从武汉光谷生物城起步,成为武汉光谷生物城自主培育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可以说,政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真正为企业上市保驾护航。”令她印象深刻的是,在2018年上市前,公司遇到不少棘手问题。有天晚上,她在高铁上接到公司电话,称一个事项材料“卡了壳”。“我立刻联系东湖高新区负责生物产业的对接人,他几乎‘秒回’信息:‘马上对接,全力支持’。”陈莉莉事后得知,这位对接人当时正在德国考察,“那个时间,他应该正忙。但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的态度,令我心头一暖。”企业不断壮大,在“华创会”结出硕果。2019年,投资16亿元的明德健康产业项目落子江夏区。
  冈部置业(武汉)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彬同样非常看好武汉的发展潜力。
  魏彬1985年毕业后赴美留学,1995年学成后前往香港工作。2006年,通过参加华创会,魏彬回到家乡武汉创业,投资办学,先后参与创办湖北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后发展到现在的武汉设计工程学院。2015年,她主导的成龙影视传媒学院在武汉成立,发展融合科技和传媒的电影产业。截至目前,武汉设计工程学院累计培养了3万多名毕业生。其中,设计人才占比达70%。
  魏彬坦言,这么多年来,创业的路虽然很艰辛,但正是在武汉,自己有机会认识到不同行业领域的企业家和人才,发现新的发展机遇,布局新兴产业,引进高端人才,一步步成长壮大。
  市委统战部侨务处相关负责人称,海外华侨华人投资项目、企业纷纷布局武汉,充分展现出武汉对侨商侨智集聚效应,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武汉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武汉。
  (长江日报记者汪甦 谭德磊 通讯员林红 冯莎)
  【编辑:付豪】

“热带雨林”式营商环境助企业加速腾飞,越来越多华侨华人扎根武汉创新创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gposj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即删除。

(0)
上一篇 2021年10月25日 上午11:06
下一篇 2021年10月25日 上午11:0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