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POS机办理】《人民日报》:到江城武汉过“戏瘾”|央媒看武汉

武汉POS机办理整理编辑:

《人民日报》:到江城武汉过“戏瘾”|央媒看武汉

  京剧《母亲》演出现场。 许魏巍 摄
  前不久,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在武汉举办。在20天的展演中,围绕“戏聚英雄城 礼赞新时代”这一主题,来自23个省份的31台优秀剧目、14个戏曲剧种及话剧、歌剧、儿童剧等轮番上演,成为近年来中国戏剧艺术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
  有好戏、好看戏,是办好戏剧节的根本。本届戏剧节推出了一批聚焦“建党百年”的优秀现代戏,如京剧《母亲》《双枪惠娘》《连心带》、黄梅戏《共产党宣言》、评剧《相期吾少年》、川剧《烈火中永生》和话剧《北上》《香山之夜》,等等。
  武汉京剧院原创京剧《母亲》是戏剧节的开幕大戏,全剧勾勒出“革命的母亲”葛健豪传奇的一生。令导演黄定山惊讶和欣慰的是,许多年轻人走进了《母亲》的剧场。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原副主任、研究员李春喜认为,京剧的发展关键是要探究守正创新的问题,我们需要更多像《母亲》这样优秀的革命题材作品,为现代京剧艺术增色。
  讲好中国故事,讴歌时代精神,一批聚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反映脱贫攻坚精神以及抗疫精神的作品也在本届戏剧节上精彩亮相。话剧《深海》讲述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的动人往事;话剧《桂梅老师》将“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的人生搬上舞台,剧中关于信仰的独白令人潸然泪下。其他如越剧《核桃树之恋》、山东梆子《承诺》、壮剧《黄文秀》以及民族歌剧《山茶花开》和话剧《金色胡杨》《逆行》等,在立足鲜明人物形象塑造的同时,也都有戏剧本体的创新探索。
  由武汉人民艺术剧院创作的话剧《逆行》,将观众带回一年多前的武汉抗疫时刻。共同的记忆唤起人们共同的感动,当快递小哥站在阳台上,面对万家灯火唱起国歌时,舞台上下一起喊出“武汉加油”,一起唱响国歌。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宋宝珍认为,话剧《逆行》的编排,表现出了文艺工作者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的情怀。
  戏剧节中,新编历史剧和整理改编传统戏也占有一定比例,多部作品使传统戏曲焕发生机。如豫剧《郾城大捷》、川剧《草鞋县令》、花鼓戏《蔡坤山耕田》、晋剧《烂柯山下》和高甲戏《范进中举》,展现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了推陈出新的艺术创作。
  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彦介绍:“本届戏剧节展演剧目题材广泛、形式丰富,一批新创现代戏竞相亮相,彰显了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出守正创新的历史意识和当代价值。”
  文艺惠民是本届戏剧节的宗旨。戏剧节门票最高不超过80元,最低票价为20元。高品质、低价位的演出吸引了各地戏迷来武汉追戏。戏剧节开幕首日,81岁的成都戏迷蔡志雄就和妻子周美君赶早班机“飞”到武汉,他们要在武汉待到28日,只因“20天全是精品好戏,一场也不能错过”。
  为了让更多喜爱戏曲的观众有机会近距离欣赏戏曲的艺术魅力,剧场外,“良辰美景 赏戏悦目”戏剧演出进景区活动在武汉全城展开。武汉京剧院、武汉汉剧院、武汉楚剧院、武汉人民艺术剧院陆续在黄鹤楼、吉庆街、花博汇、汉口镇等热门景点开演。近日,武汉气温骤降,武汉汉剧院、武汉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们走进景区后发现市民和游客们热情如故。有一家三口早早到花博汇演出场地“蹲守”,坐在前排津津有味地欣赏着武汉杖头木偶表演;也有老戏迷追着院团“转场”,没能赶上武汉汉剧院第一场,早早地就到第二场“坐等”。为了让戏迷们安心看戏,景区在户外舞台前搭起了大帐篷,摆了上百把椅子。
  只是看戏还不过瘾,在互动环节里,观众们纷纷涌上舞台。小朋友们体验“耍木偶”,戏迷们则穿上戏服,跟着演员学习简单的戏曲动作。“穿戏服”“唱大戏”“耍木偶”等互动环节,让市民和游客从“赏戏”到“入戏”,过足“戏瘾”。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张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gposj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即删除。

(0)
上一篇 2021年11月4日 上午10:36
下一篇 2021年11月4日 上午10:3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