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POS机办理】强市战略!又一个三年行动计划来了

武汉POS机办理整理编辑:   擦亮新时代“武汉造”品牌,武汉正推进制造强市战略
  10月26日,《做响“武汉制造”品牌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简称:《三年行动》)正式发布,以三年为限,列出做强叫响“武汉制造”的目标任务。
  为何要强调做响“武汉制造”品牌?武汉主要是想以品牌振兴推动武汉制造振兴,推动武汉制造迈向高端制造、品质制造、数字制造、绿色制造,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实现从“汉阳造”到“新武汉造”华丽转变。
  《三年行动》直接提出,到2023年,要培育一批专业化、有竞争力的“武汉制造”知名企业,力争入围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1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2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0家。同时,要做响“武汉制造”品牌产品,培育100项“武汉名品”高端产品。
  此外,武汉还要引进培育一批战略科技人才和产业领军人才,培养造就一批优秀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实现名企、名品、名家融合互促、良性发展。
  当前,武汉正在瞄准国内制造业“第一方阵”,加快做大做强武汉制造品牌。那么,武汉要完成既定目标任务,难度到底大不大?

强市战略!又一个三年行动计划来了

  东风博泽智能化生产线。
  1
  名企、名品、名家,是武汉做响“武汉制造”品牌的三大重点方向。
  此前,9月27日,在研究审议《做响“武汉制造”品牌三年行动计划》时,武汉就曾提出,要坚持“名企、名品、名家”并举,推动更多品牌走向全国、走向全球,扩大品牌影响力。强化创新引领,提升品牌竞争力。
  《三年行动》拿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首先,要培育名企,打造“武汉制造”新主体。根据计划,武汉将加强梯次培育,形成“国际一流企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名企梯队矩阵,依次增强“武汉制造”的竞争力、创新力和影响力。
  值得关注的是,武汉将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企业,以及中央企业、地方国企、大型跨国公司,引进一批产业带动力强的知名企业和重点项目
  其次,要打造名品,擦亮“武汉制造”新名片。武汉将建立“武汉制造”名品培育库,进行精准培育。根据计划,武汉将打造30项高端装备名品、30项电子信息名品、20项终端消费名品、10项大健康名品和10项新材料名品。
  在此过程中,武汉政府部门将推动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形成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同时,推动智能化改造,开展名品认定,扩大名品应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武汉名品”。
  最后,要集聚名家,汇聚“武汉制造”新资源。简单来说,武汉将逐步引进培育以战略科技人才为引领,产业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支撑的“武汉制造”人才队伍。
  2
  要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压力其实比较大
  “名企、名品、名家”都要寻求突破,但最核心的目标任务无疑是做强叫响“武汉制造”名企,力争入围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1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2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0家。 截至目前,武汉离这些目标任务有多远呢?
  先来看“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情况。《财富》发布的2021年世界500强企业榜单显示,武汉拥有1家世界500强,那就是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868.56亿美元,利润为11.16亿美元。排名全球第85位,较上年提升15位。此外,中建三局实力颇强,多年达到入列世界500强的标准。
  2021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显示,武汉共有5家企业上榜,分别是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卓尔智联集团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等,与2020年保持一致。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2021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则显示,武汉5家企业上榜,分别是东风汽车、九州通、卓尔控股、恒信汽车、中国信息通信科技。
  结合2021武汉企业100强榜单来看,武汉有实力入列“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的企业有东风汽车、中建三局、中国葛洲坝、九州通、中国宝武武汉总部、卓尔控股、恒信汽车、中交二航局、中铁十一局、中国信息通信科技、三峡集团等。不过,部分实力强劲企业属于央企子公司,有时并不会单独入榜。还要看到,上述企业有些并不属于制造业。基于此,“武汉制造”企业入围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要达到10家,需要持续发力。
  再来看武汉制造业“单项冠军”情况。从2016年起,武汉积极响应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提升专项行动。截至2021年工信部第五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名单,武汉累积获评工信部单项冠军认定企业达10家,约占湖北全省的一半。武汉要达成既定目标,需要在两三年时间内,实现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翻番。
  最后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情况。截至今年8月工信部发布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武汉共有49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位列全国城市第20。这也意味着,武汉要完成既定目标任务,还需要在两三年时间内再增151个专精特新“小巨人”。
  3
  看清距离才能更好发力。
  前不久,湖北开始组织申报两批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建立培育库。明年,湖北申报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或将超过300家,力争获批企业数达到全国总数的5%以上。
  如目标能顺利达成,湖北和武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将快速增加,竞争力也将逐步增强。在这些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成长过程中,必然也会产生一批“单项冠军”企业,武汉制造业“单项冠军”也会有明显增长。
  难度最大的任务,或许是“武汉制造”企业力争入围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达到10家。但要提升“武汉制造”影响力,就必须拥有尽可能多的顶级企业。
  (来源:大刚观察微信公众号 参考资料:《做响“武汉制造”品牌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编辑:符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gposj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即删除。

(0)
上一篇 2021年10月29日 上午10:41
下一篇 2021年10月29日 上午10:4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