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POS机办理】科技创新:应用与原创相辅相成 | 长江评论

武汉POS机办理整理编辑:   长江日报评论员杨于泽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项目有一组数字:自然科学奖46项、技术发明奖61项、科学技术进步奖157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技术发明奖一等奖3项、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并一等奖18项。
  三大奖项数量之间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比例关系,作为基础研究的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少,而作为应用研究与创新成果的科技进步奖项目多,技术发明奖在数量上则介于二者之间。
  这种比例关系不是偶然形成的。基础研究创新最难,比如在高能物理研究领域,杨振宁认为已经很难突破。而应用研究空间广阔,对于中国来说,人有我无、急需突破的“卡脖子”技术就有很多,这些领域或方向构成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用武之地。从三大国家科技奖项目看,应用研究取得的高水平成果相对也多。
  这种情况从历届国家科技奖获奖名单也可以看出来,比如2019年,自然科学奖46项、技术发明奖65项、科学技术进步奖185项,其中一等奖及以上分别是1项、3项、25项。这种比例关系处于一定波动范围内,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有人喜欢用中国很少得诺贝尔奖嘲笑中国基础研究的相对不足,否定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长足进展,这是片面的、不符合实际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11日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研究方向的选择要坚持需求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能够有效突破“卡脖子”技术的科技创新,就是好的、高水平的科技创新。
  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突破“卡脖子”技术的意义巨大。比如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黄旭华,其参与研制的中国第一代核潜艇解决了“人有我无”的问题;本次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顾诵芬,作为总师设计了歼8战机,其主要价值在于建立了新中国飞机空气动力学设计体系、开创了我国自主研制歼击机的先河。
  久久为功、持续在科技领域实现从0到1有的突破,全面的科技进步,可以很好地解释中国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在哪里。虽然早就“人有”,但“我无”,这就是巨大的需要,它吸引了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研究方向、项目选择。实现突破之后,很快就与强大的制造能力结合,形成生产力,满足国内外广阔市场需求。经济发展反过来“反哺”科技创新,在二者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科技进步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并给全面科技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增加,中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崛起指日可待,中国科技工作者引领基础研究指日可待。
  【编辑:丁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gposj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即删除。

(0)
上一篇 2021年11月4日 下午11:36
下一篇 2021年11月5日 上午12: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