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POS机办理】未必拿诺奖,能造福人类就是尖端科技 | 长江评论

武汉POS机办理整理编辑:   长江日报评论员杨于泽
  我国突破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技术的消息刚刚过去,又传来喜讯称,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与北京首钢朗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经多年联合攻关,全球首次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一步合成,并已形成万吨级工业产能。
  有人将这两项成果与袁隆平的杂交稻相提并论,说三项科研成果都是我国在粮食生产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已经或即将造福人类。这是比较典型的中国式科技创新,背后充满对粮食安全的忧患,而且有希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但未曾有人提名袁隆平获诺贝尔奖,也没有预言家预言哪项成果有希望获诺贝尔奖。
  袁隆平培育出杂交稻,不仅从“世界科技前沿”的角度看是过于“传统”,甚至在国内很多专家看来,也是缺乏基因技术、分子遗传这类前沿生物科技“气质”,显得老土,所以质疑袁隆平贡献和学术地位的大有人在。好在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与民间的理解认同,袁隆平作为科学家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尊重。
  科学是属于全人类的,科学精神是超越国界的,但是不得不说,不同国家对于科学研究的优先方向、对前沿的选择上还是颇有不同。比如对粮食生产技术的研究,目前看来还是中国兴趣最浓、投入资源最多,故在这方面突破也多。西方国家侧重于种质改良,主要是通过基因、遗传育种技术,使大豆等作物种质具备抗病虫害的特性,当然最后也有增产效果。
  粮食作物育种、增产技术不入西方人法眼,是有其原因的。首先,西方经济学认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饥荒、粮食不足的问题,饥荒的根源是一部分人权利的缺失、分配不公,粮食增产无关人类存续。其次,西方对粮食作物种质、禽畜品种的改良是以基因遗传技术实现的,被视为一种商业应用,不具备原创性,故在创新价值上是等而下之的。
  这种科技创新观明显带有“饱汉不知饿汉饥”的味道,对于像中国以及广大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粮食增产、淀粉和蛋白质合成技术关乎的不仅是安全问题,而且是生存或毁灭的问题。杂交稻被一些人认为是用传统杂交方法培育的,现在又有人说,用一氧化碳一步合成蛋白质是用发酵的传统方法合成,达不到用“纯化学的方法”合成的标准,因此科学意义有限。
  这实质是一种“科学偏见”,只问符不符合“前沿”“尖端”标准,不问是否解决了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好在袁隆平的杂交稻受到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的追捧,马达加斯加还将袁隆平的杂交稻印在新版货币上。他培育出的耐盐碱海水稻目前不仅在国内多地种植,而且应邀在阿联酋迪拜的沙漠里试种成功,亩产都达到500多公斤。
  科学研究不只是盯着诺贝尔奖。一些认识当中,老是用得了诺奖没有、有无希望获奖评价科研项目及其创新价值,这对科技创新是一种误导。虽然有人唱衰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技术、用一氧化碳一步合成蛋白质技术,但其用途是减碳、节约耕地、增加食物供应,前景是广阔的,其创新性与科技创新价值是不容置疑的。
  【编辑:邓腊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gposji@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即删除。

(0)
上一篇 2021年11月2日 上午11:04
下一篇 2021年11月2日 下午2:23

相关推荐